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十年间
深度关注|推动纪检监察监督与财会监督贯通协调
推进国安机关工作高质量发展,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

网上代办“呼死你”业务火热 花30元就能让人抓狂

发布时间:2016-10-27  来源:新华网-北京晨报  字体大小[ ]

  网上代人实施报复的“呼死你”业务火热,包周、包月任选,最低花费30元就可让对方抓狂。记者亲身体验,5分钟收到各种陌生号码呼叫近40次。警方提示称,市民遭遇此类电话骚扰,可拨打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热线12321,或者通过受理中心官方网站、APP进行举报。律师表示,对于这种令人诟病的软件和骚扰行为,情节较重的,可以处以拘留和罚款。

  原标题:网上代办“呼死你”业务火热 花30元就能让人抓狂

网上代办“呼死你”业务火热花30元就能让人抓狂

  警方:被呼市民可举报 律师:骚扰行为涉嫌违法

  刘女士前天接到陌生号码呼叫,每分钟三五次,每次只响两秒,无奈之下她关机数小时,手机才恢复平静。北京晨报记者调查发现,网上代人实施报复的“呼死你”业务火热,包周、包月任选,最低花费30元就可让对方抓狂。记者亲身体验,5分钟收到各种陌生号码呼叫近40次。警方提示称,市民遭遇此类电话骚扰,可拨打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热线12321,或者通过受理中心官方网站、APP进行举报。律师表示,对于这种令人诟病的软件和骚扰行为,情节较重的,可以处以拘留和罚款。

  遭遇 手机被打爆被迫关机

  刘女士说,从“呼死你”收到的骚扰电话归属地不一致,遍布全国各地,甚至有些号码来源不明,每个号码只响两秒便自行挂断。“一上午我电话就算‘报废’了,别人也打不进来。”无奈之下,刘女士只能关机。

  无独有偶,在校生小顾也受到了类似骚扰,原因只是她在网上购物给了卖家一个“差评”。“买了一双运动鞋,质量和包装都与专卖店的明显不一样,就给了个差评。”小顾说,评价后她接到了商家电话,要求改一下,“我拒绝了,当天下午电话就被陌生号码‘打爆’”。

  因曾听说过这种情况,小顾第一时间就猜是卖家所为,“我只问她是不是用‘呼死你’软件骚扰我,对方没有否定,就反复说我取消差评后就没事儿了。因为当时被骚扰得很烦,自己又没有别的办法,所以就改了商品评价才求了安宁”。

  体验 5分钟收到40个电话

  事实上,令人恼怒的“呼死你”服务在网上公开叫卖。记者通过QQ找到一个服务商,对方给出了一天50元的价格。如果选择包周、包月,还可获得优惠。

  对于记者关心的购买服务会不会被查到,几个商家都十分肯定地表示“很安全”,“都是机器呼叫,号码也是随机的空号,根本查不出来”。

  记者得知,除了可“代呼”,还可以“亲自上手”,只要购买一套“呼死你”软件,“呼死”一个用户每天只需30元,包月包年价格都可优惠。

  “好操作、包教包会、定时升级”,这是商家的承诺。为了获取记者信任,一商家通过QQ给记者发来一个试用版网页链接,“邀请”记者先体验,后付款。记者打开发现,地址显示在新加坡。网页中声明“本软件仅供城建、城管部门打击小广告、骚扰电话等合法用途,切勿用于敲诈、勒索等违法行为。”

  但记者体验发现,在该网站注册无需任何个人信息,注册成功后在指定区域输入电话号码,在接下来的5分钟内,将近40个不同属地的陌生号码“攻击”记者的手机。记者接听几个,都传来“嘟嘟嘟”的忙音。除“代呼”、“教呼”,记者还找到一些商家提供“消除”业务,“被呼死骚扰,花100元立马解决。原理不能说,商业秘密”。

  尴尬 第三方软件拦截有限

  业内人士解释称,“呼死你”软件由网络电话改进产生,其实是网络电话自动追呼系统,可以设置追呼任何一部、任何区域的固定电话及手机号码。此外,被呼人手机显示的号码均为虚拟,网站服务器多在境外,因此一旦被“呼死”,追溯和追责难度比较大。

  记者从几家电信运营商处也了解到,目前并无有效阻断方式,遇到骚扰只能逐个标记。也有运营商建议用户下载第三方软件,启用拦截功能对抗骚扰。

  但记者调查发现,可以提供拦截功能的手机软件大多是通过大数据生成的“骚扰号码库”来选择号码拦截,对“呼死你”发出的骚扰电话还处在“后知后觉”阶段,无法完全帮助用户避免被骚扰。

  说法 骚扰他人可拘留罚款

  警方提示称,市民遭遇此类电话骚扰,可拨打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热线12321,或者通过受理中心官方网站、APP进行举报。

  此外,北京市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陈抒律师认为,虽然目前法律对“呼死你”软件使用没有明确规定,但根据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第42条中“多次发送淫秽、侮辱、恐吓或者其他信息,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”行为,情节较重的,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,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。

  此外,一些“被呼”用户除了电话被打爆外,还收到了给某支付宝、微信账号转钱以消除骚扰的短信。对此,陈律师解释,这样的行为后果更加严重。根据《刑法》等相关规定,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,强行索要公私财物,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,涉嫌构成敲诈勒索罪,受骚扰人可以以敲诈勒索罪报案,依法追究其刑责。记者 张静姝

中国法制传媒网摘编钟玉新

【免责声明】:以上图、文、音/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(本网原创文章除外),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。我们尊重原创,也注重分享。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,禁止用于商业用途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、法规、政策,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,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,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: 3555333776,微信号:GAN160003,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。电话:010-89525216。本网投稿邮箱:3555333776@QQ.COM。通讯地址:北京市通州区通胡大街78号(京贸中心)二层15号。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,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、来源:XXXXX网站。
点击查看更多评论>>发表感言:
验证码,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。